《血脉》教育了我
环网 发表于:2016-8-4 13:0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569
《血脉》教育了我

丰南职教中心教师 赵秀山

  2016年5月26日上午,敬爱的宋安平老局长给我打来电话:
  “秀山,孙守廷新出的书《血脉》,你读过了吗?”
  “我从微信里知道了消息,但是我手里没有书。”
  “我这儿有一本,我看完了,写得很好。我给你送过去。”
  “好。谢谢,谢谢!”
  15分钟以后,宋局长把书给我送到了学校传达室。
  从5月26日书到手,到7月10日全部读完,我用了整整一个半月时间,其间因为工作上有紧急繁重的任务需要加班,停歇了两次,也就是分三口气读完的。现在把收获写下来,向宋局长汇报。也希望能以书面形式同作者交流,这样可以避免在不当的时间去面谈,给繁忙中的作者带来不便。
  我说《血脉》这本书教育了我,并非什么谦辞客套,而是老实的心里话,因为我身上有很多根深蒂固的偏见。
  很诚实地讲,当今年5月初我第一次从微信上看到《血脉》问世的消息时,不由地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只有我自己听得见的“哼!”我心里说:“哼,又一个当官儿的出书了啊!这年头儿出书难,又有‘三不难’——有权不难,有钱不难,有名不难。”书还一眼没看,先有一肚子的牢骚,这不是庸俗的臭毛病又是什么?
  话又说回来,我的偏见除了源于自己的无知外,也有历史原因。在我三十五年的生命中,至少赶上了十年中国官僚群体令百姓失望的日子。所以,我的仇官、仇富心理是代表一个不小的群体的。
  因为事先对书的大致内容有一小点儿了解,所以心下嘀咕:“当回官儿,可干了点儿事儿,还不大写特写?!”所以,虽然看到了宣传这本书的消息,我也根本没有读一读这本书的愿望。
  我记得以前有一位老校长说过,一个人能读一本书也得讲求缘分。我就该着与《血脉》这本书有缘。原本不打算读的书,我素来敬仰的宋局长竟亲自给我送过来,并强力推荐我读:
  “写得非常好,很值得一读,我们一家子都读了。我读完还写了几句感想。你好好看看吧。”
  这下儿我不能不读了。
  接到书的第二天,也就是2016年5月27日,我被学校派到青岛去开会。于是,作为一项作业,我把书随行李一起带在了身边。在动车上无聊,便将书取出,读了起来。读过几页便放不下了。以前,我在开动着的车上看完一则短信就会头晕目眩,这次在车上连续看了四个多小时,竟没有头晕。几次脖子僵硬,抬起头来,向窗外望望,透过泪眼,窗外的景致一片模糊。
  我一边读一边设想着,拍成影视剧的话,这个地方应该怎样处理,整部影片最好怎样开头儿。把着夜壶撒尿,突然地动山摇,原著中有这样的好镜头,改编影视剧的人就省事多了,影视剧直接这样开头儿,艺术性就极强,大雅若俗,非同凡响。
  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交互来写,衔接处了无痕迹,十分高明,这一写法上的特色虽然后边也偶有出现,但主要集中在开篇不久的篇幅里。这也为改编和拍摄影视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读完1/3本的时候,我已经为自己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羞惭无地了。作者并没有以自己为故事的中心,将其他人作为背景和陪衬来写,恰恰相反,他更多的是将自己作为一个见证人和叙述者,有意退居幕后,却极力把别人往前推。这本书的重点是在讲述大家的故事,这不是一本个人的功德簿,而是丰南赴川抗震救灾一百多号人的英雄群像。
  作者是用文笔加史笔写就的这本书,既具有文笔的艺术性,又具有史笔的真实性。因而,这部书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史志价值。作者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又是故事中的人物,而首先是一个优秀的讲述者。他是带着一种强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讲述这些故事的。说实话,这是一项繁重的劳动任务,既有强度,又有难度,然而却又十二分有必要来做。由谁来做?孙守廷队长的确是最佳人选:涉事身份,笔墨功力,地震情结,种种因素加于一身,使得他成为做这件事的最佳人选。这一点,孙守廷先生本人也是有清醒认识的。于是他将一肚子地震的故事诉诸笔端,一气呵成,完成了这项宏伟的事业。为什么称其“宏伟”?因为,至此他实现了由立德而立功而立言的圆满。
  我是唐山地震后五年,改革开放二三年出生的,我生命所经历的这三十多年,是中国思想界鱼龙混杂的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泥石俱下,形势复杂,思想激荡,官员腐败愈演愈烈。眼见耳闻种种黑暗腐朽的怪象乱象,使我对党和政府曾有过灰心和失望。这三十年,是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三十年,拜金、拜权、拜虚名成为为数不少人的价值观。这三十年是信仰尽失,无所适从的三十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位卑不敢忘忧国,我对中国人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
  《血脉》以形象化的手段真实地集中展现了我们身边人身上的血性、刚性、人性的光辉。赴川救灾人员,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未必就是完美无缺的人,他们在性格上,也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缺陷,他们的身上也许各自有一些庸俗的小毛病,这并不稀奇。拿医疗救护分队的20人来讲,他们平时在单位也许有过追名逐利,也许有过勾心斗角,也许昨天他还在单位和同事闹了意见,也许前天他在家里还和爱人吵过架。但在关键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了,他们放弃了安逸,选择了赴难,也即放弃了平庸,选择了崇高。
  当这群人在抗灾前线吃泡面、啃饼干的时候,正有不计其数的官老爷在摆满海味山珍的酒桌上推杯换盏。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些人走上新的战场去冲锋陷阵呢?是信仰的力量。
  “我时刻叮嘱自己,不能冲动,不能蛮干,大家谁也不能出事。退一步说,如果万一出事,那个人宁可是我,必须是我。”【P144尾】
  这是一种怎样的担当,一种怎样的情怀?共产党员,党的干部都应该如此,而真正做到了却并不容易。
  虽然由于河北某报社的某记者的粗疏,使我们无缘读到孙守廷队长在战地匆匆写下的《让党旗在废墟上飘扬》一文,但读了《血脉》一书,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党旗如何在废墟上飘扬。成立临时党支部,救援队员火线入党,以守廷同志为代表的党员同志们在这样的战场上临危不惧,出生入死的感人画面,使我重燃了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对此,我们只有崇敬,别无选择。面对崇高的人和事,能油然生出敬意,而不是肆意狐疑、歪曲,说三道四,指指点点,这应该是为人的底线。
  近些年,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刮过来一股虚无主义的阴风,质疑英雄,质疑历史,很使一部分不会思考的人神魂颠倒、黑白不分。有人甚至说,当年毛主席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朝鲜战场上,是去镀金。那么说这话的人,你怎么不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枪林弹雨中去镀镀金呢?!
  我记得2008年,也曾有人对自发去汶川抗震抢险的人用了镀金这个词儿。我希望这样轻薄的人好好读读《血脉》,你看看什么叫余震,什么叫山体滑坡,什么叫走投无路,什么叫惊心动魄。即使地震过去三个月后的当年8月,作者二次赴川的时候,那盘山道上的惊险掉头,读之也令人脊背直冒凉风。说他们是去“镀金”的人,你怎么不去随时面临天塌地陷、山崩地裂的地方镀镀金呢?!人哪,上秤约约都是一二百斤,可是精神境界却有霄壤云泥之别!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体会,读完一个人写的一本书,特别是讲述作者亲身经历的书,足抵与作者一二十年的现实交往。作者孙守廷先生,虽然做过将近六年我的父母官(1996年至2002年,他任我们大新庄镇的党委书记),但由于当时我还是学生,又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所以只知道孙守廷这个名字,至于他什么模样,怎样的性情,人品、官品如何,一概不知。
  近五六年,常听人提他的文笔十分了得,而我有幸读到的只有两篇小文儿,一篇是2011年11月我被借调到区政府办公室综合一科时,学过一篇他写的部门总结,文字洗练,层次清晰,另一篇是他为宋安平老局长的回忆录《回望年轮》做的序,语言平易真诚,又不失渊雅的文气。毕竟读到的文字量太小,难尽其兴。直到这次有机缘历时一个半月,精读了《血脉》,才得以真正领略他成熟老道的文笔。
  他白描的功夫出神入化,只用“拿起大烟袋,在炕沿上用力敲了两下……”聊聊数语,就将奶奶作为过去大家庭里家长的做派传神写照出来。将诸如“压轴儿”这样的地方土语融入文中,显示了成熟弄笔人的自信。以前我总是主观地认为,多年弄公文的人的文字质木无文,不会好看。后来读到一个评论家的话,他说,一个成熟的弄笔人常常拥有几套笔墨,写什么有什么范儿,写公文是公文范儿,写文艺是文艺范儿。初见这种观点,我佩服得了不得。可是读了《血脉》,我又有了新的认识。
  孙守廷先生写公文多年,看《血脉》文艺处是真文艺,公文处是好公文,古文处又是绝佳的古文,然而却全无一星半点儿的“范儿”。一切出于本色,发乎自然。读文言处,雅而不酸,读方言处,俗而不土。一切浑然天成,本色自然,令人叫绝。
  书中有两篇赋体文,颇见功力,我反复吟咏,爱不释手。一篇是2010年7月28日,为悼念胞姐而作的《七•二八祭》【P114】,另一篇是正文结尾的那篇《戊子年记》【P273】。当今,能如此纯熟驾驭文言的人实不多见,最可贵的是,文气贯通,形式很好地为内容服务。作者不是为转而转,拿《七•二八祭》来讲,实是对古人祭文的一种很好地继承和发展,感情出乎天然,并无以辞害意处,堪与清代袁枚《祭妹文》媲美比肩。
  至于《戊子年记》用文言写就,愚以为是有些玄机在内的。虽题为“戊子年记”,实则由戊子一年的种种遭际引逗出作者一生,特别是几十年官场生涯的辛酸与无奈。这里面的许多话,倘直白道来,顾忌重重,选用文言恰恰发挥了它含蓄蕴藉的优势,达到既言己志,又免责难的两全其美的效果,作者用心良苦,用笔良精。
  合上书,我胡思乱想:倘若他当年出了闪失会怎样呢?党和人民会给予孙守廷同志至高无上的荣誉。全区、全市,乃至全省都会学习孙守廷烈士的先进事迹。然后呢?然后,守廷其人成为了古人,守廷其事成为了故事,其人,偶然会被人记起,其事,偶然会被人讲起。再然后呢?再然后,这偶然便会越来越偶然,其人其事便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烈士得以永恒安静地长眠,红日东升西降,人们生活照常。
  想到此,我不禁一声长叹:好在不是这样的结局!八年之后的今天,由守廷同志这个最会讲故事的故事中人来给大家详细讲述这段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每一个生命都需要表白,然而并不是每个生命都有尽情表白的能力和舞台,守廷同志首先是幸运的,随他出征的战友们是幸运的,我们这些忠实的听众也都是幸运的。
  皆大欢喜。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