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影片《何去何从》创作始末
环网 发表于:2016-10-24 08:5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795
它就像一个孩子,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

——记影片《何去何从》创作始末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不管能不能算做成功的电影,对于老韩和他的创作团队来说,《何去何从》能够上映就是实现一个梦想。
  编剧韩贺利
  老韩叫韩贺利,这部影片的原创编剧,标准的60后,出生在迁西,上大学之前,都没出过县城。他是一个有着文学情怀的理工男,大学学的机械制造,分配到了一家大型国企,1993年他辞掉工作,进入文化行业。
  老韩曾接触到一本名为《迁西英烈》的书,这本书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人们英勇抗日的事迹。读后老韩萌生出创作激情,研读了许多冀东长城一带的抗战史料后,写出了三十多集的文学剧本《喜峰口》,准备拍成电视剧,并为此注册了自己的文化公司,打造了富有冀东特色的影视基地。在此基础上,老韩继续挖掘当年的故事,根据一本存留于迁西喜峰口的日本士兵日记《满洲出征日记》,创作出电影剧本《长城绝唱》(即《何去何从》)。
  剧本离拍成电影有多远的路,老韩似乎没作评估,连亲弟弟都说他是“瞎折腾”。他的班底要多草根有多草根。申请拍摄许可,组建筹备小组,打造拍摄外景地,寻找合作伙伴,筹措拍摄资金……这些事情,老韩能用的人只有身边至亲。这些人除了儿子学过影视编导,其他人全是门外汉。但这都没有影响到老韩拍成电影的决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韩凭着作品与毅力打动了导演关晶和一些影视界的朋友们,他们被老韩的这颗执著之心所感染,纷纷加入剧组。
  影片拍摄的过程更像家里办喜事一样,老韩家族各路亲戚、附近各村村民来了很多人。有的帮忙维持秩序、有的抬设备、有的给剧组做饭送饭、有的充当群众演员……拍摄需要的道具,比如老式柜子、坛子、手推车、门帘子等等,随时都会有人提供。每个人都有很强的参与感,在参与中快乐着。这一份厚重的乡情,让老韩一直心存感恩。
  但拍摄并不是一帆风顺,拍摄期间剧组人员出现意外,这对本来就资金紧张的老韩来讲更是雪上加霜,很多人担心剧组可能要解散。然而,老韩就像石头一样,坚硬地撑着,每天有条不絮地安排布置一切,保证拍摄工作没有中断。
  2015年2月3日,历尽千辛万苦,剧组完成了所有外景拍摄。2016年10月28日这部凝聚着老韩心血的影片即将在全国上映。
  导演关晶
  与老韩一样坚持梦想,不改初衷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导演关晶。70后的关晶带着一个电影梦从上海来到北京,一漂就是十来年。认识老韩看到剧本后,他为老韩的情怀所打动,因此下决心跟着老韩做这部电影。
  他为这部电影付出了很多。在条件简陋的影视基地,一住就是半年多,考察外景、修改剧本、体察民情、了解风俗习惯,尽量让自己熟悉这片陌生的土地,以便更好地把握和塑造人物,令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
  在拍摄期间,关晶经历过夜间大雨冲进窗户,用毛巾、被单堵水;经历过在山上被蚊虫包围;经历过在滴水成冰的冬天24小时不眠不休,但那些没有表演基础但非常敬业的“群演们”是他难以忘记的。
  关晶说,“村长”换了4位群演,为了缓解这些非专业演员的紧张情绪,他手把手讲戏,甚至玩一些小“把戏”,正式拍摄时告诉群演只是试戏,不要紧张。付出换来了回报,剧中无论是主演还是群演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
  关晶对待作品一丝不苟。后期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剪辑都自己盯住,一盯就是大半夜。哪怕一两秒的不妥,都不放过。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努力将影片打造完美。
  此前,关晶曾获2008年最佳体育影片奖、联合国纪录片最佳影片奖。此次执导电影《何去何从》在风格上延续了其探究人性、以小个体的经历透视大时代生活的特色,再次展现出导演朴实无华的创作风格及对个人和时代的深刻思考。
  主演中泉英雄
  影片男主角由日本演员中泉英雄饰演,他曾在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中饰演日本士兵角川正雄这一角色。他一看到《何去何从》剧本,就被男主角深深吸引。这是一个心内非常复杂的角色,很不好把握。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中泉下了许多功夫。在拍摄中,甚至有几次也像角色一样,情绪处于崩溃的边缘,演完一场戏不吃不喝,仍然沉浸在戏里。
  采访时,中泉英雄并没有来到现场。导演关晶为记者讲述了中泉拍摄期间的一些事情。每天化完妆,为让自己与角色能够尽快融合,中泉就拿着剧本独自蹲在一个角落培养情绪。有一天天气实在寒冷,剧组人员全围在一个暖炉前取暖,导演也想叫中泉过来暖和一下,中泉拒绝了,仍一个人在角落里入戏。
  中泉英雄准确把握住了石桥这一角色的内心世界,在他的演绎下,一个饱经战争摧残,内心充满矛盾的日本士兵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何去何从》就像一个孩子,它的孕育成长过程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背后的故事很多很多。
  -相关链接
  电影《何去何从》讲述的是主人公石桥贤太郎原本是一位日本美术老师,新婚不久被征召入伍,在一次惨烈的战斗中受了重伤,为求生他换上了中国阵亡士兵的衣服,被中国农村妇女所救。村中老百姓误以为他是抗日英雄,对其悉心照料,百般敬佩,石桥也对善良的村民们产生了感情,对战争更加感到厌恶。不久石桥身份暴露,逃回到日本军营,为了能活下去,他每天都忍受着其他日本兵的羞辱,在战争面前彻底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记者 杨星星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