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选择就业还是创业? 先学如何融入社会
环网 发表于:2017-1-19 16:3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719
大学毕业后选择就业还是创业?

创业导师:首先要学习如何融入社会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大学毕业后选择就业还是创业?本报邀请大学生创业指导教师刘忠和企业家刘保谈谈他们的观点,为即将毕业的学子们提供参考。
  刘忠说,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智慧、能力、气魄、胆识的全方位考验。不仅如此,创业还需要具备很多外部条件,例如人力和财力资源、专业知识等。毕业后直接去创业,就目前情况来看,并不适合。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就业4至5年后开始创业,是比较合适的时间。因为对现在大多数学生来讲,毕业之后走上社会的4至5年内,会到处碰壁,而碰壁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刘忠认为,大学生毕业后,首先要学习怎样融入社会。如果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品德修养达不到,思路和技巧没有,就难以走上通途。在这家公司因为不注意礼节,被淘汰了;到那家公司,虽然有想法,但不会交流,产品卖不出去,又干不下去了。或者在这家公司做着做着受人排挤,出来了;到另一家公司,避免了在上一家公司存在的问题,但又出现了第二个问题,又被淘汰了,只能再次跳槽……在碰壁过程中慢慢使自己成熟起来。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至5年。之后,他会逐渐明白创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领悟到创业就是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一个个解决掉。当发现那个成功的老板跟自己水平差不多,人家懂的自己也都懂了,而且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金,学习到相应的管理知识,也增强了抗挫折能力,这时再来创业,成功率就会高很多。所以说,就业是创业的前提和基础。
  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刘忠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有些学生学非所用,没有经验,还对待遇有较高要求,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好面子,不愿意从事基层工作,抗挫折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弱。
  怎样就业才容易成功呢?刘忠指出,能力改变命运,观念决定人生,细节决定成败,价值决定存在。大学生要培养感恩的心态,乐观对待一切人和工作;要有责任心,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要忠于职守,遇事找方法,不抱怨;要多从别人成败中学习经验教训,少走弯路;要注重细节,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一切从最底层做起,努力去磨炼自己,从品德、意志力、沟通能力、专业素养等方面综合提升,根基越扎实,以后才会走得越远。
  刘忠建议:可以通过职业测评,找到自己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工作;通过导向性培训使自己成为专业中的高手。这样可以减少工作中发生错误的概率,更容易把握成功的机会。
  企业家刘保以自身经历给大学生提出了与刘忠老师极其相似的忠告。他说,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就梦想着企业怎么上市,如何拿到IPO,如何拿到天使投资,这一系列事情其实离他们太远了。他们对这个社会还不了解,马上就想着怎么暴富,怎么成功,是不现实的。现在有些90后已大学毕业了,这代人家庭条件相对要好一些,毕业后拿着父母的钱就开始干,一段时间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于是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其实,大学生走上社会后,有很多课题要去学,学会如何融入这个社会是很重要的。对此,刘保举了个小例子:“前些天,我跟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起吃饭,他坐在我对面,看到我酒杯里没有酒了,就跟我说,你把酒杯拿过来,我给你倒上。当时我就没给他面子,我说,这个事情我跟你说了,以后你不会吃亏的,站起来,过去把酒给人家倒上,以后不管在什么地方,这种悟性要有,这种礼节不影响你一毛钱成本,在这些方面,你要在社会上慢慢去学,去融合,与社会衔接上,别脱节。”
  而且,光能够融入社会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把专业学扎实。刘保建议,大学生还是要在专业上下功夫,就做一行,把专业吃透。
  没有人在发展的道路上总是一帆风顺。刘保说,大学生对创业路上到底有多艰难并不清晰,也准备不足,不鼓励所有学生一出来就去创业,那样风险很大,把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了,社会阅历增长了,再去创业,成功率会高很多。
  记者 范圣英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