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蚕沙口村: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环网 发表于:2017-4-7 08:48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5412
本报记者“魅力乡村行”系列报道⑦

曹妃甸蚕沙口村: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曹妃甸蚕沙口村: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曹妃甸蚕沙口村: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雨中的天妃宫远景。记者 文进 摄

曹妃甸蚕沙口村: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曹妃甸蚕沙口村: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重修的石碑,上面的碑额为古迹。记者 文进 摄

曹妃甸蚕沙口村: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曹妃甸蚕沙口村: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古戏楼石柱残存。记者 文进 摄

曹妃甸蚕沙口村: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曹妃甸蚕沙口村: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村民广场。记者 文进 摄

曹妃甸蚕沙口村: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曹妃甸蚕沙口村: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村主任杨士革向记者介绍古戏楼的历史及掌故。记者 文进 摄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庄严肃穆的妈祖像、巍峨雄伟的天妃宫、金碧辉煌的古戏楼……这些渗透着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别致景观,坐落在曹妃甸区柳赞镇蚕沙口村内。这个小渔村充满着浓郁的海洋民俗风情,是曹妃甸区最古老的村庄之一。
  传唱在渔村的古老传说
  蚕沙口村紧邻古滦河入海口(泝河口),曾是古来海运连接漕运的海港津渡。因为是船只停泊、海河转运的好去处,所以这里在元代成为了历史上规模宏大、闻名遐迩的码头,海洋文化也因此形成。
  说到蚕沙口村,不得不提村中的天妃宫。天妃宫在东南沿海地区又称之为妈祖庙,里面供奉的就是海神妈祖。妈祖原名林默,传说能乘席渡海,救渔民于危难之间,是海上的保护神。据说在很久以前,从福建来了富商三兄弟,他们驾着三艘载满货物的船北上,在路过渤海的时候,突然刮起了大风,三艘船被风浪打散。危急之中,大哥跪在船头祈求妈祖保佑。结果没过多久,海上出现了引路的神女,指引着船只一直驶到了蚕沙口港湾。脱险以后的兄弟三人惊喜非常,于是捐出财帛,新建了天妃宫。
  关于天妃宫有许多传说,时至今日仍在流传。美丽的传说背后是蚕沙口村的历史底蕴,也是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们寄予的美好愿望。
  这里有古沉船和元兵墓
  如今的蚕沙口村,已经由一个小渔村发展为经济与文化齐头并进的美丽村庄。蚕沙口村投资46万元,清理沟渠及护坡200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村里的生态环境。为了实现“绿色家园,生态渔村”的目标,蚕沙口村掀起植树造林新热潮,还进行了道路硬化,村里的道路变得整齐洁净,方便了村民出行。村里还进行街道绿化、休闲游园绿化、庭院绿化,给村庄添上了一抹美丽的绿色。
  蚕沙口村与保洁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提升了卫生保洁质量。村里进行民居改造工程,改造屋顶墙体维修160户,改善了村容村貌。为了保障饮水安全,村里进行污水治理工程,保证村民能够喝上洁净卫生的饮用水。蚕沙口村十分注重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建综合服务中心1座,农家书屋存书1万册,绘制农村文化墙,并增添体育设施2处,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
  近年来,蚕沙口村在溯河口发现了元、明两朝的古沉船和古渡口建设使用的粗木桩、石块,为村庄增添了历史底蕴。而去年发现的6座“元兵墓”,被专家考证为元代大将那颜倴盏驻守现在滦南县倴城镇一带时的遗存,更是成为蚕沙口村历史悠久的见证,让这个美丽乡村变成了“文化名村”。
  明朝时就把戏楼称为古迹
  记者来到蚕沙口村时,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古老的庙宇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海市蜃楼般缥缈,宛如画境。古戏楼宏伟壮观,建造奇谲,雕梁画栋,四壁生辉。村主任杨士革向记者介绍,明朝时就把这幢戏楼称为古迹,可见戏楼的历史悠久。
  蚕沙口村先后获得了“民俗文化名村” “河北省旅游精品村”称号。为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村里准备建养殖大棚,让前来游玩的旅客亲眼看一看鱼虾的孵化、成长,能够品尝到新鲜的海货,为游客开启一段体验之旅。现在,村里已经开始筹备首届“妈祖巡游”,为沿海人民送去祝福,也为海洋民俗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这个充满着海洋民俗风情、孕育着海洋文化的村落,正在用她与生俱来的开拓精神,打造出一片新天地,成为曹妃甸的一颗璀璨明珠。
  记者 杨文进
  实习生 吴雨潇
  通讯员 赵海涛 田英伟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