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溪:唐山文化的守望者
唐山信息港 发表于:2017-10-13 11:04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3947
f772dc8d913c1830029706fe4232bb30.jpg

“唐山大地养育了我,唐山人民造就了我,唐山艺术熏陶了我,我的事业在唐山……”
9月26日,“乡音·乡情——韩溪八十五岁艺术人生暨捐赠文献资料展”在唐山博物馆开展,韩溪的往来书信、手稿、日记及在各个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等与观众见面。我们从他的日记和手稿中,看到了老先生扎实的研究功底及创作实力。韩溪把自己研究唐山文化的毕生心血,又返还给了哺育他的唐山人民。早在2016年初,84岁高龄的韩溪与唐山博物馆馆长鲁杰交流时,就表示要把自己珍藏的780件手稿和影像资料文献,全部无偿捐赠。“唐山博物馆非常感兴趣,他们说要办个展览。没想到,他们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搞了这么隆重的展览。”

e32de7c60f8b273a233bab00db5f6ba0.jpg

3bf4e6c921e8c1cf210d8ed400bc577d.jpg
韩溪说:“我的事业在唐山。”   

韩溪的这次展览,吸引了包括唐山的诸多老艺术家等许多观众参观。在捐赠展的留言簿上,有观众写道:“文化名人又作文化典范之举。”还有观众留言:“愿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把唐山文化做得更广更深。”
腌深泡透的“呔儿”文化

5cc9f432359a6857162072214453cea9.jpg

韩溪,唐山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荣誉理事,全国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获得者,中国音协第四届会员代表会代表,河北音协第四、五届顾问,唐山市音乐家协会第三届主席,河北省文联第五届委员,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从1952年开始至今,他发表各类作品900余篇,出版《韩溪音乐文集》等9部专著。

每当谈起唐山文化,韩溪都喜欢用一个词——腌深泡透。的确,作为唐山文化名人,韩溪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展现了腌深泡透地域文化的魅力。韩溪说,要学好地域文化,发扬地域文化,首先要在其中腌深泡透,有了真正的感情,掌握了更多的地域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把我们的地域文化——唐山文化发扬光大。而这其中的腌深泡透,就是要坚持下苦功夫、细功夫。作为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韩溪曾向唐山第一代评剧名演员学习评剧历史和唱腔,向靳派创始人靳文然学乐亭大鼓,向第一代灌唱片的皮影老艺人学皮影。唐山老艺人一个音一个音地“口传心授”,让韩溪获益匪浅。原汁原味唐山“呔儿”文化的精华,浸染着韩溪的艺术之路。有人说,韩溪的唐山文艺概念,是小山文化、冀东文艺“三枝花”、唐剧文化与工业文化的结晶。韩溪的艺术之路,在唐山这片工业沃土上扎根发芽,腌深泡透。谈及唐山文化,韩溪毫不避讳“呔儿”,他认为“呔儿”就是唐山文化最典型的音符。韩溪在中央音乐学院讲课时就说过,“呔儿”这个字听起来有点儿土,不过这种“土”才是它作为地域文化的最大特点,扎根民间、亲近平民,因此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唐山文化以“呔儿”文化的定位最为恰当。1982年,韩溪就为来唐山采风的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讲述唐山地方音乐,韩溪提出,艺术创作“懂得从哪里来,才知道到哪里去”。2013年5月9日,韩溪带着他的“呔儿”文化,登上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讲堂。独具韵味的唢呐旋律,在这座音乐的殿堂里回荡。韩溪的讲座和演出在中国的最高音乐学府进行了一个半小时,这短短一个半小时,标志着作为地域文化的唐山“呔儿”文化登上了大雅之堂。

植根唐山沃土

韩溪定位的唐山文化,是农耕文化与近代北方工业文化相交融的产物,唐山人性格乐观豪爽,语言多诙谐、幽默,语音独特,极富音乐感。韩溪的艺术实践,恰恰是农耕文化与工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韩溪经常把自己比作“车把式”。甚至唐山画家马福庆还专门以“车把式”为题,创作了一幅他的肖像画,画面上神采飞扬的韩溪并不是拿着马鞭,而是音乐指挥棒,上面题词质朴,却代表着这位老艺术家的心声:“扬响鞭驾长车,深入沃土曲高和众;挥银棒指三军,声震云霄白雪阳春!”

2878a4264145c29cadfa4faa99ae21b9.jpg
马福庆作品 《车把式》

韩溪与马的确有一段不解的缘分。上世纪70年代初,已步入中年的韩溪,被下放到当年东矿区南范各庄104干校赶马车。一次他买一匹小马,不料回干校的路上,小马受了惊,韩溪奋力拽住,马没逃脱,可他的鞋子却撕开了前脸。不久,小马便在韩溪的精心呵护下,与他产生了感情,它一直陪着韩溪工作了两年多。1972年春,韩溪调回市里工作。离开这匹马三个月后,韩溪在唐山巧遇这匹马,它鸣叫着向韩溪跑过来,韩溪扔下自行车,任由马头在他身上蹭,他顿时“泪落如雨”。

12e054e1bdf32f31a38bba53b08f0feb.jpg
韩溪向唐山一中校长刘长锁等介绍展览情况。

韩溪在开滦煤矿第一次下井体验生活,也给他的心灵烙下深深的印记,让他切实体会到工人的智慧。在井下,一位老矿工带他到一条巷道里,让他坐在指定的柱子旁不要动。老矿工走后,韩溪观察周围环境,他发现待的地方只有一根细细的柱子,反而对面的柱子特别粗。他便站起来到对面那根最粗的柱子旁边坐了下来。老矿工回来接他,见他换了地方,便急忙地把他拉回原处。韩溪解释说:“我身后的柱子太细,不安全。”老矿工听他说完,用手轻轻一推那根细柱子,一下就倒了。他又走到对面,用脚大力踹那根粗柱子,粗柱子纹丝不动。老矿工说:“我让你坐的地方,顶板没一点儿压力,那根细柱子支不支都不要紧,而对面那根柱子上面的压力特别大,我给你选的地方最安全……”韩溪恍然大悟。韩溪在开滦的创作,也随着深入基层而有了不一样的收获。1990年,为准备河北煤矿职工会演,韩溪受开滦领导委托,在开滦编排的传统曲艺节目上大胆创新,用“矿工露天茶馆”的形式,把反映煤矿生活的乐亭大鼓、快板书、山东快书、相声、小品等有机组合起来。在“矿工露天茶馆”的舞台上 ,开滦曲艺演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或家属、或矿工、或工会主席,用曲艺形式在这个“茶馆”表现出来,说的是身边的事,唱的是矿上的人,演员表演起来得心应手,人人都拿出了看家本领。

db6ef8aa15cb0d7a0e7cfc45045675b8.jpg
“矿工露天茶馆”折扇节目单

演出当天,评委面前一人一把折扇,他们初见时以为天热供解凉所用,打开一看,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并极富民族特点又与曲艺形式相得益彰的特殊节目单,有位评委看着折扇说:“高!”
浴火“凤凰”飞进中南海
1981年7月,韩溪和时任唐山劳动日报社总编辑的薛枫春,以及从开滦调到唐山市文联的杨煜,计划在唐山大地震十周年之前创作一部交响大合唱。
76cf3635651fcb9ca1e84215d61bcec5.jpg
韩溪书法作品

1985年9月,薛枫春把自己写的7首歌词寄给韩溪,还给韩溪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只觉得我们有责任,更需要有这种感情,把这件事办好,把抗震的歌声唱出来,以慰死者,以励后人,要不这块石头老是压在我们身上,我们就难以平静。”韩溪在为《母亲的呼唤》作曲时,坐在钢琴前想起大地震中的一幕幕,想起那些经历了“文革”却未能躲过天灾的人,泪流满面。

93609447c20ffa2908af6ed1a0317347.jpg

交响大合唱《唐山,烈火中再生的凤凰》于1986年4月由河北电台录音,一个月之后,由河北电视台录制成音乐电视片。1986年7月28日,在唐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凤凰”飞进了中南海怀仁堂,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唐山地震十周年专场音乐会”。音乐会播出后,《人民日报》刊登署名文章评论交响大合唱演出:“他们唱得人们感情炽热,唱得人们心酸流泪,更唱得人们化悲痛为力量,正是作曲者们扎根群众之中,合着时代的脉搏,才唱出人民的心曲。”2012年,韩溪题写的“唐山,烈火中再生的凤凰”及交响大合唱作者姓名被镌刻于庐山中国音乐文化石刻园中,“凤凰”飞到了庐山。韩溪在音乐石刻园,看着山石上一块刻有自己手书的卧石,沉默良久。韩溪说:“枫春和杨煜两位老朋友在2005年先后去世,他们都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了妻子儿女,创作交响大合唱的时候投入了最为真实的感情……”中国音乐文化石刻园园长兼《中国乐坛》杂志社社长沈尊光说:“之所以选中这部作品,是因为它不仅歌颂了天灾面前唐山人的抗震精神,也塑造了中华民族在天灾面前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

ed7a0f59fc86dd33c458d19dd95bd016.jpg

2017年9月26日,“乡音·乡情——韩溪八十五岁艺术人生暨捐赠文献资料展”开篇介绍说:“他是一名初中毕业生,他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他是一名作曲家,他是一名文艺理论家,他是唐剧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带着‘凤凰’走进中南海,他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学者,他是唐山文化名人。他是韩溪。”诗人徐国强在专为韩溪作的一首诗里,这么评价他:“最后以一个人的收获,实现了一座城市的收获。”

c8beb90d7d7d7d7c07f333483e2bb757.jpg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