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矿工的大爱之举——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长青
环网 发表于:2018-5-25 12:1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820
一名普通矿工的大爱之举

——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长青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媛媛 通讯员 孙岩 李怡然)5月22日,刘长青满怀一腔爱意,成功捐献了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为一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点燃了生命之火。
  由此,刘长青成为中华骨髓库第7297例、河北省第356例、唐山第17例、开滦第6例非亲缘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刘长青今年40岁,是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吕家坨矿业分公司的一名普通煤矿工人。2009年一次无偿献血时,他懂得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生价值。"献出健康人的一点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条生命,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他毫不犹豫地采集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2017年9月,刘长青突然接到唐山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有幸与一名患者的HLA初配成功。如果同意捐献,需做进一步高分辨检测。历经八年多的等待,终于传来爱的召唤。刘长青异常激动,满口答应做下一步检测,并迫不及待地将这个消息告知家人。刘长青的妻子在一家药厂工作,温柔善良,是有名的贤内助。她理解丈夫,非常支持丈夫的这一举动,不仅全程陪同丈夫体检、采集高分辨血样,在刘长青的生活起居方面更是分外用心,悄悄地为丈夫分担着捐献前的各项准备。刘长青的父母都是开滦退休员工,老两口嘱咐刘长青:人命关天,要听从红十字会的安排。乖巧懂事的女儿得知爸爸要去捐献干细胞,竖起了大拇指为爸爸点赞。为保证准时、准量且高质量捐献,刘长青加强了身体锻炼,并注意健康饮食。
  5月17日,刘长青在妻子的陪伴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踏上了赶赴石家庄的捐献之旅。
  捐献之前,需要注射5天动员剂。工作人员告诉他期间有可能出现生理不适反应。刘长青乐观地说:"忍过这几天就好了,只要病人能康复,这算个啥!"
  刘长青长年深夜两点上班,与常人作息有着很大时间差。突然步入正常人的生活节律,一时感到别扭。就拿早餐来说,此时正好相当于他的深夜。所以,到了石家庄之后,他每天早餐都感觉没胃口。但是,为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让自己跟上正常人的节奏,不想吃也要强咽。
  5月22日,上午8时15分。在妻子的陪伴下,在省、市和开滦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志愿者的鼓励下,刘长青信心满满地躺在采集床上。"谁都可能遇到困难,只要大家相互帮助,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刘长青对采访他的记者说。
  上午11时45分。经过3个半小时的采集,刘长青成功捐献了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这是生命的种子,被立即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实施生命的对接。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