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唐山人小时候过年的老照片
唐山信息港 发表于:2020-1-24 17:12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6008
                                                                                                   
过年啦
小时候过年,是最开心快乐的日子每天掰着指头在算着,等啊、盼啊,所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都会在那一刻统统汇聚
曾以为,小时候盼过年,是因为过年有新衣穿,还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家家户户喜洋洋,白天夜晚、房里屋外处处都热闹。许久后才懂得,那不仅是因为真真切切地感受了心愿成真的过程,更有一种盼望在渐渐临近实现的快乐。正如人生不能没有期待,有盼头、有念想,生活才有意思,这就是最实在的幸福快乐。到底从哪天就盼上(唐山也叫"慌慌")"过大年"了呢?也许从收音机里刚刚播完"新年献词"的次日就已经开始。
7ee93632e5f15c78816f6ec053478a95.jpg
也许从人民日报刊载"元旦社论"的当天。
67427f753fcf53b39c95638b325c0c72.jpg
538a059cbac86cfa8847f44b11ab85b6.gif
如果将那时的春节比作是盛大的节日宴会,那么盛宴准备,也是相当全面、细致和充分的。从采买年货,选购年画和烟花爆竹等,到打扫房屋、布置居室(那时一般人家是没有客厅的)、制备新衣(主要为小孩),再到煎炸烹蒸(那时叫"主副食品")等系列"厨艺",都得在"小年"(北方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前后,逐一去做。
4c18c7812bac508360ac4054f4dfe848.jpg
那年代,采买年货可不是件轻松容易,有钱就能办的事。那时(上世纪70年代初)城里的人们,主食("商品粮")主要凭购粮本,粗、细粮按比例(细粮:大米、白面等合计占30%,粗粮:玉米面、小米、高粱米等合计70%),每人按定量供应。市民一般都须自带粮袋,到粮店分类购买。几乎家家都是从粮店买完粮后,用自行车🚲,前后驮着几袋(不同的粮食)往家运。而副食品:鸡(蛋)鱼肉、豆制品、花生油(豆油、蓖麻子油)等,则凭副食品券(也叫"商品票"),每人每月定量供应。由于市场(都是国营菜市场、副食品商店,那时没有"自由市场")品种不全且总量不足,整体供不应求,常常出现人山人海的"抢购"情形。烟酒、糕点、糖果、蔬菜等,虽"敞开"供应,但要么价格难以承受,要么稀缺难买,(名烟名酒)需找关系"走后门",或托人到北京等大城市捎购。但不管多忙,采购多不易,家家户户对此都视为头等大事,买年货的热情都十分高。以至快到年三十的前几天,街坊邻居、同事之间,见面寒暄没几句,就会彼此问到:"你家的年货准备的咋样了?…"
3904e6d9cb4c8927c374d2f33ef3ef58.jpg
1958年春节,副食品商店出动流动售货车送货上门 ,为居民服务。
d2cb25d4135f49c639603815ba8d7b43.jpg
唐山市路南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南菜市场),七六年大地震前,本作者年纪尚小,也曾多次去过那里采买过蔬菜和副食品。照片中的景象,与春节前实际供销年货的情形十分相似(也许就是节前拍摄的),密集的人们穿着冬装,行人摩肩接踵,摊点并排、购销两旺。其实,图中那排挺"洋气"的建筑内,才是真正意义的"南菜市场"。各种蔬菜、水果、粮油、副食品的柜台都设在其中。(由于是唐山人皆知的三大菜市场之一,柜台供应的商品,也常被采购一空。可惜那座承载着唐山人太多记忆的"知名菜市场"的建筑,被七六年世所罕见的大地震夷为了平地。)
9ba7b4e05d9182ca5ca5358ea66d479c.jpg
这么丰盛的水果食品,这么井然有序的排队采购,俺那时没见过,也想象不到。但如果"刚需"对应的是"稀缺",且"僧多粥少",供不应求,还能否这样?若是现在又会怎样呢?
155997bb4e6bec2eda4585755765dd95.jpg
虽看不清照片中买卖的是何食品,但能看见买的卖的没有男士。那年代,城里许多女同胞既要上班,又得买菜做饭,持家看小孩,逢年过节更是全面忙活,绝对称得上是"里里外外一把手"!
e97f40d3f19dd0de236a2811c639c087.jpg
如下照片,这是某百货商场买卖糖果的情形(售货员很像是享誉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售货员:张秉贵)。那时的糖,不论软的、硬的,圆球状的、方块的,奶油的、或纯糖的,都是那么甜。就像其它"好吃的"一样,要么"不经吃","吃不够";要么想吃"吃不着"。也许正因为精细食品普遍吃得少,"血糖高"、"糖尿病"等"富贵症",也没有如今这般"常见"和"多发"。
01215bcb0d174740e2b1a35af95b3985.jpg
除了糕点、糖果,花生、核桃、瓜子也几乎是家家必备的年货。但一般是家长们提前购置后,却先将其要么"藏"起来,要么"严格管控",要等到除夕那天才拿出来(摆放)。否则,尤其是兄弟姐妹们"很热闹"的家庭,恐怕等不到过年,这类年货就已"告罄",春节也只能"摆空盘"了。不过,想找到("好吃的藏品")并偷偷地"解解馋",总是有机会的。被(家长)发现后,挨顿训,甚至被"笤帚疙瘩"揍,也非"稀罕事"。
a4c1c35e9750560481bb0d2312e925e9.jpg
主要的年货,还是上餐桌的鸡鸭鱼肉等。那些年,城里这些畜禽类食物并非"敞开供应"。不仅凭"副食品票"定量购买,而且通常要到除夕前的十来天,食品商店或副食品(菜)市场,才开始定点销售。货源充足秩序好时,购买的人们队形如长龙;否则,往往出现采购的人们"里三层外三层"挤作一团。妇女、小孩和瘦弱些的人,即使挤得气都喘不匀和,也不一定买得到。
2bf0b2da00e930d9715589aeaa4fab60.jpg
由于照片有些模糊,看不太清妇女们正在忙什么,但"春节年货供应…"的横幅和人们喜兴热闹的情形,隐约可见。
f5141922aa24e4115b4b0905a85d06f7.jpg
照片中的景象,似农村露天的集市。人虽不少,熙攘热闹,但不纷乱。
53da3e38f4d50fe4c6fbe4a36c2bb4a6.jpg
江南水乡,小桥流水处,年前供销两旺境况,更是别样的景象。
2a50809d66030c313d770e921126f456.jpg
1954年,各地的工人和农民们在春节期间展开盛大的工农联欢活动。图为当东北各省农业劳动模范参观团到达辽宁省鞍山市时,受到工人们的热烈欢迎。
690b000a7fc6b7c4208ca1f1ddc6e213.jpg
1954年春节,河北省唐山解家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小女孩陈小翠正在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
b0174558e465a11c7eb508be9e271562.jpg
1954年,在朝鲜前线某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一起欢度胜利后第一个春节。这是欢度春节的集会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表演化装高跷。
02bc0ed84c500e557329c14c68047820.jpg
1954年春节,河北省晋县五区刘靳庄的两位农村小姑娘快把秋千荡得和树梢头一般高了。
0989f9216fea139dd3447c1f87d00745.jpg
1955年春节,小学生们慰问军人家属洪老先生和洪老太太。
990e806d8e74d7281142fb66a3f2ea47.jpg
1956年春节,老太太正在看小孙女们游戏。
b84479e0149644e661e3cd34c1575817.jpg
1956年春节,《人民日报》、新华社、广播事业局、《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大公报》、《俄文友好报》、《北京日报》编辑部联合举办联欢会。图为相声演员侯宝林、郭启儒在晚会上表演相声。
ab19fbcd103ae6d401091b77f19c9661.jpg
1956年春节前夕,供销合作社的流动推销小组把大批年画及文具用品送到农村。这是农业社的社员们正在购买年画。
e60fa78d8cc22647ae12f604f7e78f21.jpg
1957年春节,扯铃摊上发出一片嗡嗡声,吸引了不少小顾客。
af46324c372342eeec9b400b567bbdca.jpg
1957年,天津天后宫春节庙会景象。
a5cba4d6648aa47b9dcb53b8682ba440.jpg
春节是结婚的好日子。这是1957年春节,辽宁省沈阳风动工具厂的工人鞠复海(新郎)和俞凤仙(新娘)在婚礼仪式上接受朋友们的祝贺。
29a7c12f6b9a7babec391656aee34afb.jpg
1959年春节,人民公社的老太太们跳起了秧歌舞。
696c61ffe453071077c32a68668984a2.jpg
1960年1月30日,一年一度的北京春节环城赛跑从天安门广场开始。
a26a7ee3b075460ad141a07ea9fab627.jpg
1961年春节,逛庙会的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大串糖葫芦。
11b401d9129b4ef87c2da3ff5e238155.jpg
1960年春节,民公社幼儿院的孩子们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演出小节目,给老人拜年。
7cc9d8554e6e253b8267643f0b0f9635.jpg
1961年春节,人们在花灯市场上选购花灯。
edfd6dd98d7dfdb2dd9859e80aa4ddf1.jpg
春节前夕,这是社员们正在购买年货。
f681dc080ad4afe74da4d5f1bb12277b.jpg
唐山市某新华书店(恍惚是位于唐山市小山大世界西南处的解放路新华书店),本篇作者曾多次到该店购买过连环画册("小人书"),也曾买过年画。
46d64c43b0cc47b56be4129dfc3bf0f2.jpg
除了房间内要做扫除、挂年画,家门口还要贴"春联"。
d6d7be589a66385d03aa5771b27d473d.jpg
迎新春,粘窗窗花。心中若有美好的期盼,人面也"笑靥如花"。
9d4f3e6540d3f9fd4eab701e5bd184fa.jpg
屋里屋外都有喜庆的红色标识,处处彰显过年的红火热闹。
d7891b4a732b07a04e44043899b850a7.jpg
哇,姐俩吧?胖胖呼呼的,长得好像啊!过年能有新衣服和喜爱的礼物玩具,当然会喜笑颜开。
f3401133d189bf70bc083dafad3e72d8.jpg
只要看看、听听,就很高兴。解解眼馋,不必非得拥有。
b89eb02e70bc4abe96d8cc02cff1d5d6.jpg
除夕到,爆竹响,欢欢喜喜过大年,家家户户喜洋洋。
d25c9bf6e80abc01be334a3f8cdc0416.jpg
谁说只有男孩才敢放鞭炮?看我们姑娘,要放就放"二踢脚"。
2959e8a789a7be07d9a1fa0b8d0fc638.jpg
有些家,除夕晚上的"年夜饭"才是正餐。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敬老爱小、举杯共庆。除旧岁,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
91d26761a598d09983caf85262501989.jpg
除夕夜里,许多家里都有打扑克和下棋的。既有自家人,也有亲朋好友和邻居们。
e276bf9d041a756f6afa84ce1a51ad18.jpg
如照片所示,似城里的单位或农村的公社大队,大家聚在一起看电视,如同在看"小电影"。人们的兴趣、情绪同样高涨,现场气氛一样热烈。
a38744628736c8ec30d9b2fefaa9b8d1.jpg
小姑娘们跳皮筋,节日里更跳的欢。
30b79e79e03bb4b285a355755a6e7e40.jpg
小男孩们冬天冰上抽陀螺(唐山叫:"抽噶哏儿"),不分平时和节日。
754061aeffe46b25f3f9f193d7026041.jpg
"瑞雪兆丰年",家门口能就地取材堆雪人,也能开心快乐的"创作艺术"。
754061aeffe46b25f3f9f193d7026041.jpg
节日期间,能买到(或父母工作单位搞到)电影票,在俱乐部里,一边含着糖,磕着瓜子,一边和同学、小伙伴们看着电影,那可真是太美了!
00e2a06f6e5dd5426c71e4fa5f935a3b.jpg
即使不仅看过,而且还大都会唱(或跟着乐曲哼哼)的"八个样板戏",也会高高兴兴,从始至终聚精会神地观看至剧终。
3ff423408a6b9fb9f6e3f26f7c3e7503.jpg
那时两包点心、两瓶酒,几乎是走亲戚和拜年的"标配"礼品。而且,大都能换来还一桌丰盛的筵席接待,热热闹闹、举杯共饮…
c3ef227f2cfda04aa47d0ab813330652.jpg
除了穿好、吃好、玩好,(一般正月初一至十五)亲朋好友、邻居、战友、同事、同学等相互串门拜年,也是必须要做的。那个时代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也给晚辈发红包(压岁钱)。
c97ec2eb92c517dfc505463062d895d7.jpg
上述的许多,不过是那个时代,过年前整体气氛和情景的"微缩"。或可笼统地称作那时的"年味"。如今,鞭炮声虽更多、更响,美味佳肴更丰盛,但太多的人们却似再也闻不到当年的味道,也没了那种过年的感觉。回家过年,严冬虽寒,却不能阻止人们对家的向往;冰雪再厚,也挡不住思亲的脚步跨越万水千山。
1ca40b1f9294231afd90d9f340e42745.jpg
儿时的年味,永不飘散
四季在默默轮回时代已悄然更迁这世上从没有什么不会改变那时的我们青葱年少蓦然回首已鬓发霜染曾那么渴望放寒假、过大年到如今纵可天天休假、顿顿大餐找不到那曾有过的期盼即使再华丽喧闹的节日再丰美的盛宴没了心情少了感觉一切,都变得乏味平淡
岁月的长河里
我们都似乘船向前时而憧憬遥望时而回首思念那一程程 一段段一岁岁 一年年多少光景转眼已似云烟或许,只有往昔的梦依然香甜儿时的年味,永不飘散
0b153f18206031dbe602243bd99e6f34.jpg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