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80后”机器人科普教育创业者刘天怡
环网 发表于:2017-6-7 08:0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869
“要为家乡的科普教育尽一份力!”

——记“80后”机器人科普教育创业者刘天怡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闫妍)年薪20万元的工作,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难以拒绝的选择。然而,“80后”姑娘刘天怡却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条件,卖掉唯一的房产,毅然回到家乡唐山创业,投身机器人科普教育。在熬过创业初期的艰辛后,刘天怡初步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其团队代表唐山在国内、国际各类机器人竞赛中不断取得佳绩,为我市争得了荣誉。在积累了科普经验和技术后,刘天怡积极进校园进社区为青少年进行公益科普教育,平均每年举办各类公益科普活动近百场次。
  “我曾跟大学计算机老师交流过如何做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当时得知,很多大学生的认知没有现在的小学生快,孩子们会用各种方式理解问题,而大学生的理解方式则比较模式化。创新教育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开始培养创新意识、科技素养,将来一定能够加速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在酷娃创客探索馆,刘天怡告诉记者,如果没有选择创业,她现在可能会坐在北京某教育机构的写字楼里,做着相对轻松的白领工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机会无限,而家乡唐山为创业者提供了非常优厚的创业条件,只要我们敢于去闯、敢于去拼,就一定能够闯出属于自己的新路来。”
  创业之初,刘天怡也曾面临诸多困境,大众普遍对机器人教育缺乏了解成了最大的难题。“许多家长直接问我这机器人玩具多少钱一套。没等我解释完,他们会说‘不就是玩玩具吗?这还用学呀?’”为此,刘天怡三顾茅庐请来资深教师,老师们从实际出发,把教学术语转变成便于理解的大白话,不仅增进了学校和家长对机器人科普教育的了解,还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
  “随着大家对机器人教育的认知不断提升,机器人教育机构不断涌现,但我始终觉得如果只追求眼前的利润,那不是做教育。”刘天怡说,机器人虽然没有生命,但通过接触机器人,可以让孩子们懂得相互协作、勇敢面对挫折。
  “有时竞赛中需要通过设计、组装、编程,让机器人完成15个不同任务。要想完成任务,就必须相互配合。一个单独任务,至少要经历十几次失败才能成功。技术是为人类服务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机器人也可以成为打开我们情感世界的钥匙,成为沟通彼此感情的桥梁。”除了抓教学,刘天怡尤其注重对孩子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一些在学校里属于问题学生的孩子,通过在这里的学习沟通协作,在全国甚至国际机器人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重新获得了在学习生活上的自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拼搏创新,刘天怡带领的团队代表我市在河北省第17届、18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APAR亚太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WER世界锦标赛,APAR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赛(美国)中均取得了一等奖,为唐山的机器人教育争得了荣誉。
  “我在北京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想为咱们家乡的科普教育尽一份力。”刘天怡说,机器人教育作为科技创新教育较好的载体,不能仅仅培养学生参与竞赛,而应该以促进课程深度融合为核心和本质,要多举行科技科普活动,为孩子普及基础知识。平时,刘天怡的团队不仅进校园进社区为孩子们讲解各类科普知识,还把酷娃创客探索馆里的3D打印机等最新的科技成果免费提供给学校参观学习,帮助学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协助市科协开展家庭科教普及活动,并为全市机器人竞赛免费提供场地,器材和技术扶持等。“既然选择了在家乡拼搏创业,今后就要努力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用青春为家乡增光添彩。”刘天怡说。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